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航天开新篇,从太空探索向开发迈进,第3批

来源:探索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委员24日透露,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将不限于飞行员,还包括飞行工程师和有效载荷专家即科学家。周建平说,第三批航天员选拔是为了去空间站执行任务,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委员24日透露,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将不限于飞行员,还包括飞行工程师和有效载荷专家即科学家。周建平说,第三批航天员选拔是为了去空间站执行任务,将科学家送入太空,航天员选拔今年7月前后完成。
●国际空间站迎接旭日的曙光,地球在正上方仍未被照亮,只被大气层勾勒出弧形的轮廓。
》目前人类发射到外层空间的宇航探测器,主要分有人和无人的两大类。
相比于无人宇宙飞船,载人航天器要复杂的多的多。
载人航天系统中造价最高、系统最复杂的,就是在外太空的生命支持部分,它解决了人类生命的核心需求。这些需求包括空气、水和氧气供应、废物处理、空气温度和压力调节。
在国际空间站上,环境控制和生命支持系统利用一系列最先进的技术来保障宇航员正常生活。
太空是一个非常恶劣的环境,即便是有完善的生命支持系统,对宇航员的健康也是严厉考验。
●国际空间站的航天舱内景图。
宇航舱内看起来明亮而且宽敞,充满了各种设备的现代化仪式感。实际上,失重对于宇航员的影响非常的大。
人直立在地面上,血压是从头向脚梯度分布,脚部的血压高,头部血压较低。在太空中失去了上下,人体的血压分布均匀,头部的血压变高。为了降低大脑的血压,失重两天人体就会让20?血液消失。
同时在失重的情况下,骨骼的骨质会流失,肌肉也会弱化。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进行肢体力量锻炼。
肌肉的弱化可以通过锻炼来恢复,但是骨质的流失必须回到地面以后才能够改善,并且有些时候是永远也无法回到进入太空之前的那个状态。
》第1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都是飞行员。
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超越常人的体质和坚强的毅力。
前苏联第1个宇航员是加加林。加加林1957年在契卡洛夫第一军事航空飞行员学校结业,成为红旗北方舰队航空兵歼击机飞行员,1960年被选为航天员。
美国第1个宇航员是艾伦.谢泼德,毕业于马里兰州帕塔克森特河的美国海军试飞员学校。作为一名试飞员,谢泼德驾驶了许多实验飞机,包括F3H恶魔和F5D空中长矛。他还曾在试飞学校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教员。
●杨利伟,中国第1个宇航员,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分配至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做飞行员。
》进入太空的最终目的是开发太空。
把科学家和工程师送入太空才是最终极的目标。
这种开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太空中利用低重力环境进行特殊工业加工、生产;另一部分是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开展科学研究。
这些任务都需要相当专业的知识。
美国航天飞机一共有7名成员,驾驶组3人,剩下的4人为任务载荷专家,可以是科学家也可以是普通人。
●美国东部时间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9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升空。
73秒后爆炸,七名乘员全部牺牲。
其中斯科比、史密斯、雷斯尼克(女)是驾驶组成员;剩余的4人,麦克奈尔和奥尼佐卡是任务专家,杰维斯是载荷专家,麦考利芙(女)是教师。
可能全民宇航才是航天的终极目标,也许有一天人类进入外太空会像乘坐飞机那样方便。但是,完全模拟地面环境始终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制造人工重力在理论上很简单,但在工程实施上仍然有相当的难度。
引力场的局部和做加速运动的惯性系完全等价,只需要使环形的轨道舱绕轴旋转,向心力就可以100?拟重力。
然而,航天器是封闭的空间,通常包含运行中的复杂机器,以及科学实验和技术演示装备。这些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出现故障,都会损害封闭的环境,危及宇航员的生命。
国际空间站上有环境监测员,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会提醒机组人员和飞行任务控制人员,但长期的环境健康监测不能在空间站上进行。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zonghexinwen/2020/0727/474.html

上一篇:《科学探索者》读后感400字
下一篇:亚洲象棋城市团体网络赛落幕 朱国平:探索线上